客戶簡介
中電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原中水二局) 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一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具備“雙特一甲”企業資質格局,屬于綜合性大型國有施工建筑企業。
數字化發展歷程
中電建建筑集團與新中大合作17年之久,累計歷史合同額超過2500萬,其中智能建造合同額超2000萬,是新中大企項一體應用的代表性客戶,也是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建設的首批原型客戶。
2008年開始進行信息化1.0平臺建設上線i6P
2019年開始延伸智能建造平臺D6E
2022年正式升級和迭代D6C
企業級智能建造平臺建設思路
? 企業級智能建造平臺建設是提升項目現場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優化生產要素及資源配置、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舉措。
? 中電建建筑智能建造平臺建設目標是“數智管控、節能降本、企項融合、提質增效”。
此目標是基于中電建建筑集團“114362”整體規劃為指導方針進行一體化建設的【即: 一個總體架構藍圖、一個頂層實施路徑、四資源保障、三算技術架構、六大核心能力、兩個智慧大腦】
? 結合新中大“四大融合”理念【即: 物聯融合、數實融合、企項融合、產業融合共同打造企業級智能建造管理平臺】,實現了“產業協作層、企業管理層、項目作業層”的深度融合,達到了“標準統一、上下貫通、業務溯源、遠程調度”的目的。
中電建建筑智能建造平臺建設目標
數智管控
通過物聯網智能設備和數字化信息系統對“人員,物料,機械設備,安全,質量,安防,環境”等信息進行采集、管理分析,提高數據真實可靠性、減少人工干預度,同時實現業務聯動控制,降低管理風險。
節能降本
整體建設圍繞“節能”為目標,充分考慮智慧工地建設不是增加成本而是要考慮應用后如何降低項目成本,通過業務場景聯動應用,實現智能節水、節電、節材等應用。
企項融合
一個項目做得好,不代表整個企業智慧工地項目能持續做得好,本著集團統建,企業一體化平臺建設原則,將項企融合建設貫徹到底,主要分為“經濟業務項企融合”、“生產業務項企融合”。
提質增效
提升建設質量: 通過BIM應用、Al視覺分析、智能測量機器人應用,提升工程建設過程質量;
增加管理效率; 通過系統管理,增加現場管理人員效率。
不同專業項目級案例應用
中電建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 (北京)

中電建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是中電建集團總部大樓所在地,集團1號工程,受到各級領導重點關注。建設亮點在“崗位級三大中心看板”:
1、生產指揮調度中心 (面向生產經理,提供以進度為管控核心的,“人、設、物、環”業務溯源的能力)
2、數字綜合控制中心 (面向總工,提供以BIM為基礎,技術質量為核心的可視化風控能力)
3、安全環保監控中心 (面向安全總監,提供以HSE為核心,人員安全、機械安全、環境安全、綠色節能四大應用能力)

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冢?/p>

本項目屬于生態環保項目,是國家生態環境部督辦工程,外運處理超容垃圾規模為202.09萬噸,總投資12.88億元,也是中電建在該領域的第一個項目,受到海南市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整個項目建設內容和重點是“三中心、六要素、五過程”旨在通過Ai、物聯網、BIM、無人機傾斜攝影等技術,實現現場數據的自動采集,結合氣象局溫度、氣壓、降水等天氣預測,實現現場七類有毒氣體濃度提前預測,助力科學精準修復,通過指揮中心分級預警實現安全生產風控的目的。

應用價值總結及未來展望
1、企項融合能力
企項融合能力: i8+D6C一體化建設,打通了進度、物料、勞務、設備等關鍵業務企項流程,實現數據同源,業務同步的目的,為項目減負。
2、遠程指揮調度能力
通過三大中心建設,提高了不同管理層級遠程指揮調度能力,生產風險可控。
3、節能降本
中電建建筑的企業級應用開創了打破智能建造只投入不產出的印象,通過“節能芯”的宿舍節電應用,“地磅憶”的智能物料驗收應用,實實在在降低生產成本,讓智能建造也能產生經濟價值;
4、科技成果產出:
創共建的新模式,通過深度合作不僅攻克了很多關鍵技術難題,也獲得了豐富的成果匯報,包括申請發明專利7件,取得軟件著作權10件,獲得項目相關榮譽7項,還有部分專利技術在審核中。
未來與中電建建筑將在“Ai人工智能、建造機器人、多方協同、國際工程”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讓務實落地成為趨勢,科技創新成為動力,共創共建成為常態。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