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名稱與簡介
中電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建集團”),成立于1958年,前身為水利電力部永定河水力發電工程局,1992年更名為中國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2008年11月完成整體改制,更名為中國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015年3月2日,組建成立中電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
公司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雙特”資質,以及工程設計建筑行業甲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和多項專業承包資質,是一家以房屋建筑總承包業務為核心,水環境、新能源、市政工程及環保工程等為重點拓展方向,具備“投建營”全產業鏈一體化投資能力,“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統籌發展的綜合性大型國有建筑企業。
項目建設背景、痛點、目標
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智能建造作為建筑業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的高級階段,是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
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建造的發展,頻繁發布相關政策以推動其落地實施。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勞動力短缺問題的加劇,以及市場對高品質建筑產品的需求增加,智能建造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能建造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工程項目的全壽命期管理成為可能,推動了建造方式的根本性變革。
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約束,建筑業需要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智能建造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能夠顯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環保性能。
基于以上國家政策與企業內控等建設背景,推動企業級智能建造平臺建設是提升項目現場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優化生產要素及資源配置、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舉措。
中電建建筑針對智能建造平臺提出了建設目標是,“數智管控、節能降本、企項融合、提質增效”。此目標是基于中電建建筑集團“114362”整體規劃為指導方針進行一體化建設的【即:一個總體架構藍圖、一個頂層實施路徑、四大資源保障、三算技術架構、六大核心能力、兩個智慧大腦】。
結合新中大“四大融合”理念【即:物聯融合、數實融合、企項融合、產業融合共同打造企業級智能建造管理平臺】,實現了“產業協作層、企業管理層、項目作業層”的深度融合,達到了“標準統一、上下貫通、業務溯源、遠程調度”的目的。

簡要建設歷程
中電建建筑集團與新中大合作17年之久,累計歷史合同額超過2500萬,其中智能建造合同額超2000萬,是新中大企項一體應用的代表性客戶,也是生產指揮調度中心建設的首批原型客戶。

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對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嘗試,其中對數字監管指揮調度系統、安全風險智能識別預警及監管技術、施工現場勞動力資源管控技術、施工進度智能監管技術、分布式物聯網架構及數據存儲技術等成功落地項目,同時也產出了豐富的科研成果。
建設成果總結
1、企項融合能力
企項融合能力:i8+D6C一體化建設,打通了進度、物料、勞務、設備等關鍵業務企項流程,實現數據同源,業務同步的目的,為項目減負。
2、遠程指揮調度能力
通過三大中心建設,提高了不同管理層級遠程指揮調度能力,生產風險可視、處置一鍵觸達;
3、節能降本
打破智能建造只投入不產出的印象,通過“節能芯”的宿舍節電應用,“地磅芯”的智能物料驗收應用,實實在在降低生產成本,讓智能建造也能產生經濟價值;
4、科技成果產出:
中電建建筑的企業級應用開創了共創共建的新模式,通過深度合作不僅攻克了很多關鍵技術難題,也獲得了豐富的成果匯報,包括申請發明專利7件,取得軟件著作權10件,獲得項目相關榮譽7項,還有部分專利技術在審核中。
未來與中電建建筑將在“Aⅰ人工智能、建造機器人、多方協同、國際工程”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讓務實落地成為趨勢,科技創新成為動力,共創共建成為常態。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