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新中大科技、中建三局承辦的"2025年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轉型暨智能建造觀摩會"在杭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總結推廣企業數字化建設、智能建造經驗成果,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賦能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相關省(市、區)住建部門、行業和地方建筑業協會、建筑企業、科研院校等領導和專家代表出席本次會議。會議重點走進建設中的新中大研發基地建設項目、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二期工程項目、臨安青山湖國際科創中心項目,現場觀摩和體驗了智能建造與數字化轉型的最新實踐成果。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馮峰致辭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委常委、大運河數智未來城黨工委書記張建明致辭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王鋒致辭

開幕式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趙志國主持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羅堯治在主題演講《數智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中,系統闡述了數智化在設計、建造與運維全周期的應用。他介紹了無人機巡檢、三維模型重構、網架彎桿智能識別等智能運維技術,以及智能建造機器人和板片空間網殼一體化設計生產系統。他強調了機器人與智能建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傳統建造模式,隨著自動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個性化建筑結構的高效定制與精準建造有望成為現實,為未來智能建造的發展開辟新路徑。

新中大科技總裁韓愛生以《大模型到智能體,AI重構工程管理數智化》為題,系統闡述了大模型技術在工程管理領域的應用價值與變革路徑,以及人工智能從"大模型"邁向"智能體"的演進趨勢,并提出工程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新思路:以管理平臺為底座,匯聚數據資源,訓練行業專屬大模型,最終孵化出具備自主決策與執行能力的各類智能體,實現從技術能力到管理價值的閉環。韓總還進一步結合實際業務場景,生動展示了"智能體"在投資測算、成本控制、合同審查、施工方案優化、進度調度、質量安全巡檢等場景中的應用落地。這些"數字員工"正在逐步嵌入管理流程,推動工程管理從"經驗驅動"邁向"智能驅動",開啟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阿里云產品解決方案高級專家袁藝青以《阿里云AI大模型與行業應用實踐——走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為題,系統回顧了從決策型AI到生成式AI的技術演進歷程,全面展示了阿里巴巴在大模型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實踐探索。她以某建筑施工企業為例,介紹了其圍繞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提供的數字化軟硬件產品、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業務覆蓋設計、造價、施工、運維、供采等多個環節。通過VL模型,該企業已實現對施工現場圖像的智能識別,自動判斷是否存在特定類型的安全隱患,顯著提升了質安巡檢的效率與準確性。

中建四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總工程師柏志誠以《以數智為楫,啟運河文博新程——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建造案例分析》為題,指出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項目不僅是一個文化地標,更是數智技術與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項目采用了BIM為核心驅動的數字管控平臺,實現了從設計到施工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其中,塔吊孿生系統通過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柏志誠強調,通過引入先進的數智技術,不僅有效保障了工程質量和建造精度,更在資源優化與能耗管控方面實現突破,助力項目達成綠色低碳目標。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公司總工程師許翔分享了青山湖國際科創中心項目的數智化建設實踐。他介紹了項目在建造過程中廣泛應用GRC幕墻板、大跨度鋼桁架整體提升、機電預制化加工等多項智能制造技術。他指出,基于BIM的三維可視化深化設計,不僅優化了施工組織流程,還有效降低了現場作業風險。許翔進一步闡述了智慧倉儲管理系統與多塔機集中管控系統的應用原理,通過數字化調度與智能協同,實現了物料精準管理與大型設備高效協同作業,全面保障工程進度與施工安全。

浩聯智能科技總經理徐宏分享了新中大科技園"三全數智化"體系的應用實踐。他介紹,新中大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立足于實現四大數智化目標:滿足多方主體協同管控需求、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應用、推進BIM"一模到底"的深化實踐、深度挖掘ALL IN AI場景應用潛力。為此,項目創新提出"三全數智化"管理體系——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全參建方協同應用。該體系有效提升了項目投建營一體化管控能力,顯著提高現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全面實現從設計、建造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數智化管理,為科技園區類項目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例。

會議主題報告環節由中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化總監苑玉平主持
浙江省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會長朱永斌、浙江省建筑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岑沖迪、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市場監管處處長袁旻、杭州市建筑業管理站副站長俞佳凱、杭州大運河數智未來城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斌、拱墅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副局長傅軍、臨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孫繼業等有關領導出席本次會議。行業和地方建筑業協會、科研院校、企業等領導、專家和代表600余人參加會議。
“三全”數智化:走進建設中的新中大科技園


會議期間,參會嘉賓走進新中大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實地體驗了新中大"三全數智化"體系在項目建設全過程中的深度應用。


新中大研發基地建設項目由中天建設集團承建,項目地處杭州市拱墅區,總建筑面積66446.5㎡,分A樓15層、B樓14層以及裙房4層,是新中大科技總部研發基地。項目整體以人文、科技、綠色為主題,實行"三全數智化"體系,分別為"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全參建方在線協同應用"。BIM一模到底貫穿設計、深化、裝配制造、施工、運營最后形成數字化交付成果;深度融合智能建造技術,通過智能用工、智能地磅、5G無人智能塔吊、智能電梯,施工機器人、巡檢機器狗實現"天空地人一體化管控";充分利用AI工程建設大模型,覆蓋AI+成本、AI+合同、AI+進度、AI+質安等業務場景應用實現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轉變;業主、監理、設計、施工、物業、智能化各參建方協同應用實現全過程數據、文檔在線流轉。通過三全數智化應用提升投建營一體化管控能力、提高業財融合、數實融合、企項融合水平,最終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智化管理。


會議期間,參會嘉賓還實地走進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設項目、臨安區青山湖國際科創中心項目。
本次觀摩會集中呈現了我國智能建造的最新成果,展現了"中國建造"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堅定步伐。隨著AI、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工程建設正邁向數據驅動、智能決策、精益管控的新階段。新中大研發基地項目作為"三全數智化"實踐標桿,通過全過程數智化管理、全要素智能化管控、多參建方在線協同、AI+管理實踐,生動詮釋了智能建造的未來圖景,為行業數智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本。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