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戶簡介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世界500強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上海地區預拌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銷售的龍頭企業,業務范圍輻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多個重點城市,配套有建材石礦、外加劑、泵車運輸等產業鏈。
建材科技集團預拌混凝土年產量超5600萬立方米,位居上海第一、全國第三、世界第五,具有超高泵送混凝土、特種混凝土等各類高性能功能化混凝土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擁有豐富的預制構件生產經驗和強大的預制構件生產能力,年產能近75萬方。擁有完善的科技研發三級體系,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于超高層建筑、地鐵隧道、市政建設、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等領域,擁有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證書和上海科委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一批小眾精品混凝土引領行業技術新風尚。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建材科技集團承擔了上海標志性建筑和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預拌混凝土供應,上海標志性建筑如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體育場、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國際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世博園區、上海中心大廈、上海迪士尼樂園、白玉蘭廣場等;各類交通樞紐如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南站、虹橋交通樞紐、龍耀路隧道、北橫通道等;各類高架橋梁如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東海大橋、閔浦大橋等。
建材科技集團參與了上海軌道交通全部1-18號線的管片供應任務,參與蘇州、無錫、常州、南昌多條軌道交通的管片供應。為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閔浦大橋等多個橋梁提供預應力橋面板;為磁懸浮軌道示范線提供高精度預應力軌道梁;為滬閔二期、中環線、龍耀路隧道、S3公路、S26公路、嘉閔高架等高架道路提供節段梁、箱梁、立柱、蓋梁等;為世博演藝中心、F1國際賽車場提供看臺板、出口日本、菲律賓PC陽臺板、虹橋機場航站樓外墻掛板件、參與建設迪士尼項目、國際旅游度假區公共交通樞紐工程、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區項目等。
二、信息化建設背景及痛點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設起始于1998年,到現在已有26年數字化建設歷史。2020年底,上海建工建材開始進行新三輪的數字化轉型。
當時,混凝土生產經營結算過程由于缺乏數字化管控平臺,導致生產經營管控工作效率低下、資料準確性難以判斷、生產過程的可追溯性差。在混凝土生產制造經營過程中,上海建工建材面臨的痛點難點包括:
01、物資編碼沒有統一
在混凝土生產經營過程中,地磅系統,工控系統,生產系統,經營結算系統等系統之間沒有統一的編碼方案,導致各個拌站,各個系統的叫法不一樣,導致統計匯總偏離度很大
02、生產需求管控不足
混凝土銷售模式多樣化,對于臨供合同需求量的管控薄弱,存在大量超過業務紅黃線的生產任務,對于銷售客戶的風險管控薄弱,不能提前預知客戶的經營風險,導致生產后,收款難的情況發生
03、生產、調度、小票一體化弱
生產,調度,小票沒有完整統一管控,存在司機送貨到客戶工地后,發現送錯貨,加錯輔料,方量差異等情況發生,退轉料小票處理管理松散,生產小票打印,簽收,回傳掃描一體化規避問題
04、結算管理風險大
混凝土月度簽證確認單線下通過紙質單據進行流轉,業務不及時,隨意性強,容易出現篡改、不便于跟蹤、容易出現風險;銷售結算、發票結算都在線下管理,未做任何關聯,不便于跟蹤,金額較大,容易出現風險
05、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出具
混凝土銷售合同應收賬款計算規則復雜,模式多樣化,關聯施工進度,壓款,供料不同澆筑部位,不同工期結算支付比例不同,涉及多個階段的款項,尾款等計算規則差異較大,對于管理人員要及時算出當前供料的應收賬款難度較大
06、成本歸集不及時
成本歸集不及時,不能實時反應混凝土日報和產值;成本歸集數據量大,人工歸集效率低;數據統計不準確,不能真實反應進度產值,不便于成本控制
07、業財一體化弱
現狀在生產工控,調度系統和財務記賬憑證之外,中間合同生產任務,小票簽收,產值,結算,應收賬款,發票,采購,應付等都是手工賬,沒有業財一體化的支撐,風險很大
08、檔案管理部完善
線下進行管控過程關鍵節點資料的手工存檔管理,工作效率低;過程檢查資料拍照發布到微信/QQ群,未進行歸檔管理,資料管理不完善
三、信息化建設規劃和歷程
01、搭建集團統一的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
上海建工建材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實施組織包括上海建工建材集團總部,材一,材二,材三,材四,材五,材六,材七,材八,材九,湖州,南昌,寧波,南京,蘇州,常州分公司,建筑構件,市政構件,蘇南構件,磨具廠,運輸公司等21個組織單位,組織范圍廣。實施內容包括合同管理、需求任務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結算管理、采購管理、發票管理、應收里程碑管理、小票管理等15個模塊,項目復雜性高,實現難度大。本項目的實施可以為上海建工建材信息化建設的推廣奠定基礎,也可以提升其混凝土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優化經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影響程度廣泛。
在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中實現混凝土生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需要跟中控系統,混凝土調度系統,地磅系統,GPS系統,試驗室檢測系統做集成。明確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數字化轉型的定位與目標,然后對平臺技術架構、總體架構進行規劃設計,并形成總體業務藍圖。

02、基于分布式部署,實現集團公司的統籌統管、計劃協同
集團的管控的層級很多,需要支持集團、運營管理區、攪拌站三級業務應用和管控需求。項目組雙方經過充分的需求調研,充分理解了建工建材的多層級管理模式,規劃了不同層級的業務能力:在集團總部層面,進行統一的戰略管控;在區域運營層面,針對上海區域,主要進行了集采集銷、區域協同,包括供應商管理、客戶綜合授信等;層級管控同時還實現了橫向的供應鏈拉通,實現業務的統籌統控。
同時,與集團運營平臺通過統一的技術接口進行集成。這個集成化的方法提供了實時可視性,使公司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的需求,獲取合同訂單信息并進行實時計劃協同,采購、生產、物流三大平臺的拉通,全集團大部分業務都實現了全線上運行。
03、通過智能核算應收賬款算法的落地,支撐集團合規經營和集團報告及時出具
為了應對混凝土市場復雜的應收賬款合同計算規則的挑戰,本平臺為建工建材內置了多套本行業的合同應收賬款算法。以確保在集團能夠及時出具應收賬款,確保合同履約率的要求。
集團員工表示:“以前像是在火線上走鋼絲,集團要求報告又要快,又要準,每到月底都為此焦頭爛額。在智能核算應收賬款算法引入后,讓我們從繁瑣的手動工作中解脫,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作更加輕松和準確。”
四、信息化建設成果
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自運行上線以來一直保持平穩運行,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提高運營效率
通過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數字化流程管理,實現流程優化、數據集成化、管理智能化。混凝土工地需求單線上審批,校驗業務紅黃線,控制生產過程和進度,移動端隨時可審批,流程效率提升100%,業務及時率100%,系統留痕并可追溯;混凝土生產小票全過程管控,確認生產,發貨,簽收一體化,小票的OCR掃描自動關聯和校驗,確保每一方,每一車混凝土的質量和準確率,混凝土銷售月度結算自動生成,跟甲方對賬,處理爭議,線上審批完成后,自動確認,效率提升100%。
2、降低生產經營管理風險
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技術,提升決策智能化,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原材料管理更加精準,從計劃到采購、入庫、耗用使用全過程在線管理,有效防止多買、錯買、積壓、錯用、多用,保證質量,避免物資浪費、確保安全;生產任務下達跟合同,企業的業務紅黃線,合同履約率,應收賬款掛鉤,自動識別,確保安全健康綠色的生產制造管理。
3、降低成本
通過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平臺的建立和應用,降低IT基礎設施成本、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
五、數字化轉型價值
目前,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搭建平臺、管控業務,逐步擺脫了傳統ERP模式的制約,正在實現向數字化轉型。公司與員工、與項目公司、與供應商以及攪拌站、項目工地等生態實現全面鏈接,賦能人人,賦能管理,做到了數據驅動洞察、預測、分析和風控。
未來,建工建材將繼續擴大能力半徑和服務半徑,助力集團進軍全國,加速“大運營、大協同、大循環”發展階段,推動建業集團實現“構建一個可持續的產業生態平臺,提供全時、全域、全場景混凝土生產經營管控數字化平臺”的數智化戰略目標。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