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戶名稱
浙江正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二、客戶簡介
浙江正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正方集團)以交通建設施工為主業,是國內高等級瀝青道路施工領先企業,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是浙江省交通工程施工龍頭企業、全國交通百強企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方集團把握“綠色交通”的時代需求和發展趨勢,于 2015 年建成全國首座全封閉環保型瀝青拌合站,一舉成為瀝青拌合站環保轉型的先行者。正方陸續在浙江、蘇北、河南等地投資建站 10 余座,逐步形成“立足浙江、布局全國”的戰略版圖。
三、項目建設背景、痛點與規劃思路
建立完整的項目成本管控體系
成本歸集的準確性、及時性不高;成本控制力不足,很多突破成本的業務都是事后才反應出來。通過系統構建實施建立成本管理架構,清晰界定實體工程成本、項目運行費用以及單獨核定費用的費用構成標準,明確各個成本要素核定范圍;制定成本管理架構與財務科目對應關系,做到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標準統一,并通過系統自動核定成本,確保項目成本準確及時歸集;通過系統實現項目成本線上預警控制,將預算控制點前移至采購計劃提報,實現項目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建立完善的工程進度計量體系
系統實施前工程形象進度、工程量完成進度、分包工程量確認、產值統計以及項目成本沒有統一,系統實施后建立項目進度計量架構,以工程量清單為依據建立工程量標準。
搭建全面的項目查詢分析平臺
系統實施前,沒有形成集團內全面的項目管理查詢分析平臺,不能及時準確反映在建項目信息,不能有效支持決策。系統實施后,通過系統,提供及時準確的工程進度、預算管控、項目成本、項目文檔等主題的統計分析報表,為項目經理做好項目進度及成本管控提供支撐,通過系統歸集各類型項目基本信息、成本構成、價格信息、變更類型等信息,為企業內部定額滾動修編提供借鑒。
項目生產過程與財務管理相關管理模塊緊密集成
項目生產過程與財務模塊集成,通過在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中進行物資收貨、發貨、分包過程結算等,系統自動產生物料憑證、應收應付結算憑證,通過財務模塊進行記錄,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避免了賬實不符的情況。
拌合中心業務四大關鍵要素實現
需要在系統上實現拌合中心的業務,四大要素的實現:要素1:歷史消耗指標;要素2:施工/設計配合比;要素3:收入和成本;要素4:統計分析維度。
四、建設歷程
第一步:雙方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項目實施小組,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員;
第二步:經過3個月的調研溝通,規劃出“3個核心業務流程”和“9個專項方案”藍圖方案;
第三步:根據藍圖方案,完成系統研發,制定數據準入標準規范;
第四步:分批次完成業務模塊培訓,試點項目投入使用;
第五步:推廣項目運行,同時建立精益指標體系,啟動綜合數據分析系統研發建設
第六步:綜合梳理解決問題,完成系統驗收
第七步:系統持續優化、深化應用
五、建設成果
1、“五化”融合
圍繞著“事前預測、始終控制、事后分析”的系統設計初衷,實現了管理內容標準化、過程控制流程化、成本管理精細化、決策分析數字化、重復勞動自動化。
2、“全過程”精益化管控
以成本管控為主線,以合同為載體,以項目wbs+成本科目的維度,以”形象進度反應工程量,工程量確定分包量和產值,分包量決定分包成本、產值決定責任成本”為原則,實現項目全過程精細管控;實現項目成本管控過程中目標利潤、管理利潤、虛抵風險、應付風險、資金風險、虛開風險、應收風險、未計量風險、費用偏差風險的管控。
3、業財融合
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平穩運行。將集團綜合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深度集成,實現業務財務管理一體化,提高數據共享性,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控制客商資金往來,使流程趨于規范化,促使各類信息高度集成與共享。
4、拌合中心四大指標實現:
1)歷史消耗指標
明確以歷史消耗指標作為前期合同簽訂評審依據;通過歷史消耗指標與實際成本對比分析,判定拌合中心生產水平;
2)施工/設計配合比
施工反算配合比測算出理論施工消耗量;設計反算配合比測算出甲供瀝青砼理論消耗量;通過反算配合比測算出的理論值與實際消耗值對比分析。
3)收入和成本
合同收入:銷售收入、加工收入和施工收入;生產成本:混合料成本、施工成本和待攤銷費用。
4)統計分析維度
合同評審盈虧分析:歷史消耗指標VS合同簽訂金額;生產成本合理性分析:歷史消耗指標VS生產成本;管理水平:歷史消耗指標VS實際成本;施工水平:結算收入VS實際銷售出庫(瀝青砼);生產水平:材料理論出庫VS材料實際出庫;成本虛增/虛減分析:材料理論出庫VS甲供領料。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