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戶名稱
福建省藍深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二、客戶簡介
福建省藍深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建藍深環保”)成立于2012年,系泉州水務集團國有控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福建省領先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和服務的提供商。通過ISO9001、ISO14001、OHSAS 18001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公司主營”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和“藍深大腦”兩大核心業務,擁有耐候鋼、玻璃鋼等多種新材料應用的核心設備,因地制宜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置不同的工藝模塊,現已投入應用藍深生態槽、A2O+MBR和A3O+MBBR等主導工藝,并結合案例經驗,靈活實現對各類型污水的定制化、針對性處理,推動現有污水處理站的工藝升級換代。
三、項目建設背景、痛點與規劃思路
科學決策難
項目數量多,管理鏈條長,數據量大但數出多源,無法及時掌握全面準確信息。
風險管控難
成本超支、合同超結超付、進度延期、四流不一致等風險預警難,不能及時做出管理動作進行管控和糾偏。
成本控制難
成本管理無依據,過程控制無抓手,過程數據無分析。
制度落地難
制度制定比較完善,但無有效落地工具,人為影響因素較多,導致制度宣貫難,執行難
業務協同難、數據共享難
部門孤島現象嚴重,項目部業務業務辦理周期長。項目部采購數據、結算數據無法及時共享。
基于以上企業內控等建設背景,推進藍深環保項目系統推廣應用。藍深環保通過對全業務流程進行梳理,亟需建立一個支撐企業業務發展和管控變革的項目管理平臺,支持集團優化運營和加強管控,建立以成本管控為核心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的信息系統,提升藍深環保的成本管控、合同全周期管理以及資源協調能力。
四、建設歷程
第一步:雙方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項目實施小組,落實責任部門、責任人員;
第二步:各業務部門調研,需求落地文檔,需求結合系統功能,交付整體項目建設藍圖方案;
第三步:根據藍圖方案,完成系統研發 ,制定數據準入標準規范;
第四步:基礎數據導入,權限角色配置,操作手冊編制等上線準備工作;
第五步:主次分明,分模塊、分部門進行全員培訓
第六步:集成工作開展,試點項目驗證
第七步:系統持續優化、深化應用
五、建設成果
項目全周期管控平臺建設,使得業務流程得以逐步固化,關鍵業務數據能夠實時匯總。通過平臺,信息資源實現全網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多平臺互通,數據共享。不僅及時掌握到細節信息,而且縮短了信息處理時限,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企業和項目管控風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
一、項目總覽便捷
合同實際應收與已收賬款、項目實際付款、對比等數據一目了然。
二、合同履約追蹤
項目合同履約管理通過里結算節點實時追蹤,及時預警糾偏。
三、采購在線管理,出入庫管理
工程物資集中采購線上申請及審批,通過需求、采購、結算,實時掌握項目物資情況。內部供應模式,解決供應鏈公司同各公司間的交互問題,解決總倉與項目倉、項目倉之間的調撥及退換貨
四、業財同步聯動
項目工程款收支與合同、發票管理、防化票據風險,數據穿透、一查到底。
五、數據治理,讓數據資產化
通過對舊有項目數據分析,捋清數據問題,按類別分為項目成本、采購、合同、結算、發票、資金等模塊, 針對性制定數據治理方案并實施。
六、流程完善,不斷契合管理
平臺上線試運行,通過關鍵用戶的向下挖掘,持續收集使用過程中不合理的設置、合理化的建議,不斷完善項目全周期管控過程中的流程。
七、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項目管理
探索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日常的項目管理中。一是數據報送通過線上采集,并且以項目管理平臺里的數據為準。二是將日常管理表單化,業務審批在線上運行。取消“線下一套,線上一套”。 三是設置流程節點審批時效數據的報表。報表具體到個人、各流程。通過每月收集數據、進行審批時效滯后的督促,提高辦事效率。
官方客服企微
新中大服務號
建聞訂閱號
工程匯